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要求,每立方米二级配常态素混凝土的理论用水量约180kg,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选择适当的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多,一方面会增加混凝土的成本,另一方面会增加混凝土自身水化热,加剧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对混凝土耐久性有很大影响。如何减少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使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为此,特进行了实验研究。混凝土实验原材料:水泥为四川省峨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峨胜中热42.5水泥粉煤灰为曲靖方园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曲靖ⅰ级粉煤灰骨料为玄武岩性人工骨料减水剂为马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x404c型高效缓凝减水剂引气剂为上海麦斯特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air202型引气剂。
2影响混凝土用水量的因素分析
2.1掺减水剂的影响
依据《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对减水剂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调整掺量,检测减水剂在不同掺量下的减水效果,见表1。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减水剂掺量小于0.5%时,减水率明显降低,减水率大于0.7%时,减水率虽有所增加,但增加速度减小。从混凝土拌制效果来看,当掺量达0.8%时,混凝土泌水现象明显,且存在板结情况。对低水胶比混凝土而言,高掺减水剂时,混凝土易出现板结、泌水现象,低水胶比混凝土推荐掺量为0.6%~0.65%。在拌制普通混凝土时,减水剂掺量在0.7%时,减水率达25%,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用水量,平均每立方米混凝土可降低用水约45kg。抗压强度比方面,3、7、28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20%,掺减水剂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比基准混凝土有所增长,混凝土抗压强度能得到保证。
2.2掺引气剂的影响
引气剂的主要作用是引出混凝土中大量的微小气泡,对改善混凝土耐久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引气剂还具有减水功能。依据《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对引气剂质量进行了检测,通过调整掺量,检测引气剂在不同掺量下的减水效果,见表2。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减水率、含气量也相应增加。从抗压强度比上看,3、7、28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90%,说明掺引气剂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比基准混凝土减小。这是因为掺引气剂后,混凝土内部掺入了大量微小气泡,使混凝土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的缘故。规范要求掺引气剂的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比大于90%,从试验结果看能满足规范要求,加强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保证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