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混凝土输送泵的作业顺序与设备性能

信息来源:郑州昌利建机         时间:2015-07-20

泵送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从搅拌运输车或储料斗中卸入混凝土泵的料斗,利用泵的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直接输送到浇筑地点的工艺。它具有输送能力大、速度快、效率高、节省人力、能连续作业等特点。因此,我国目前的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施工设计中(如隧道),一般要求采用此技术。

隧道衬砌施工一般采用“站(搅拌站生产混凝土)→车(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混凝土)→泵(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混凝土)→模(模板台车灌注混凝土)”施作模式,这种模式的大优点是作业灵活。但掘进长度在500m以下的隧道衬砌施工中宜去掉“车”这个环节,充分利用混凝土输送泵的长距离泵送功能,达到质量上更优、资源配备更佳、使用上更可靠、效率更高的效果。目前,国内一些公路和水电项目中的短隧道衬砌已经应用了这种长距离泵送作业模式并取得了成功,但多数隧道施工队伍更习惯于长大隧道衬砌施工的“站→车→泵→模”模式。

实施混凝土长距离泵送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混凝土输送泵性能,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原材料、配合比及混凝土输送管的布管形式等加以综合考虑。下面以隧道衬砌施工为例阐述混凝土长距离泵送技术的应用。

2掌握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

操作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熟悉和掌握混凝土输送泵的结构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必须掌握由现场技术人员编制的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混凝土输送泵的技术性能参数及混凝土输送泵的工作特性。

混凝土输送泵具有恒功率调节功能,即混凝土的输送量是由混凝土的输出压力确定的,压力小则输送量大,输送压力大则量小。这种功能是主油泵的恒功率调节器在起作用,它能使泵的泵送能力处于经济运转状态。混凝土的输出压力是由输送距离产生的,它与输送管的大小,实际布管形式及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有关,基本上成正比关系。

3生产出可泵性能良好的混凝土拌合物

3.1泵送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粗骨料。粗骨料的大粒径取决于输送管内径。粗骨料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为1∶3(碎石)或1∶2.5(卵石)。另外要求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

(2)细骨料。细骨料(砂)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能有很大影响。细骨料(砂)的细度模数宜为2.3~3.2,采用连续级配,其中粒径在0.315mm以下的细骨料所占的比例不应小于15%,好达到20%,这对改善可泵性非常重要。

(3)水泥。为防止混凝土在拌送过程中产生离析,水泥品种要求选择保水性好、泌水性小的水泥,一般选硅酸盐水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

(4)外加剂。在泵送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或掺入适量粉煤灰不仅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有利,还能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和保水性,对泵送也是有利的。

3.2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

(1)坍落度的确定。要求混凝土有可泵性,即在泵压作用下,混凝土能在输送管道中连续稳定地通过而不产生离析的性能,它取决于拌合物本身的和易性。在实际应用中和易性往往根据坍落度来判断,坍落度越小,和易性也越小,但坍落度太大又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一般认为8cm~20cm较合适,对不同泵送距离>

上一篇:清水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技巧与制作流程
下一篇:煤转气强制式搅拌设备的构造及环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