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它的质量稳定性是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关键。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时对其选用的原材料——水泥有着严格的要求。具体如下:
1.优先选用旋窑生产的水泥
立窑水泥由于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大部分存在强度低,稳定性差,控制手段缺乏,管理落后等问题;而旋窑生产的水泥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旋窑生产企业生产的水泥,其富余标号高,品质稳定,批与批之间强度与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选用同一牌号同一厂家生产的水泥
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由于同一牌号同一厂家的水泥各种性能指标比较一致,便于质量控制。但是,如果生产量比较大,考虑一家水泥供应商供应不及时、防止“停工待料”现象的出现,可以考虑两家质量稳定的水泥供应商。但必须注意的是:多不超过两家供应商,并且以一家为主,另一家为辅的原则,水泥储存时不能混装混用,防止因水泥混用而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3.选用C3A含量低、细度适中、级配好的水泥
因为C3A含量高、细度大的水泥往往与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差,混凝土容易出现坍落度损失大的问题,同时,水泥细度虽然对强度有利,但是混凝土的收缩也大,还会引起塑性收缩裂缝。
4.选用品质指标好的水泥
对水泥强度富余标号,水泥强度标准差,标准稠度用水量,初、终凝时间,对多数减水剂的适应性和坍落度损失等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从源头开始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体现就是选择合适的水泥原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混凝土质量监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