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组织结构缩短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调整经营思路以巩固主业地位,增强盈利能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2013年已即将过去,在此回顾2013年的技术管理工作,以为2014年的技术管理工作找到更好的切入点。下面来为大家总结了2013搅拌站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规划,可供大家参考。
2013年搅拌站工作回顾详情
1.完善管理、规范检测
根据总站现有的管理体系,已对原有试验室的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修定,重新建立管理中包括取样制度、混凝土出厂制度、试验室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好的设备操作规程、规范,统一了所有记录、报告的填写要求以及序号编写方式。对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有设备进行了更换,重新建立了检测设备档案、检测设备台帐、检定周期计划并对试验检测设备进行分类管理,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了检测的准确性。
2.稳定部门队伍、加强后备技术人才培养
针对总站试验技术人员短缺的现状,对新进员工进行一对一的快速培养,并且对新进员工进行检验试验轮岗制,使他们对试验室工作有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使成为一名杰出的试验人员做下坚实的铺奠,同时培养了他们对试验检测工作的兴趣,再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专项的培养。经过一年的轮岗培训,两名技校生现已成为完全胜任本职岗位的合格的试验人员。
3.保证质量、加强检验及过程监控
针对今年砂比较紧张的现状,我们经试验研究,率先采用粗细砂搭配使用措施,对每批砂进行检验,以试验数据为依据,进行粗细砂搭配,在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砼成本。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对各工地进行定期的质量回访,根据项目部反馈石子偏多现象,我们采取措施,实行5-16mm和5-31.5mm搭配使用的办法,即满足工地施工的要求,同时使我们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也有了更好的保证。
回顾过去我们质量上出现的各种波动,发现砼坍落度起着主导的作用,为此我们把坍落度作为我们过程监控的重点,同时我们对当班人员提出要求,夏天砼坍落度不超过160mm(特殊要求除外),此举措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4、加强数据分析,为降本增效提供依据 每月对各配比编号及标号的混凝土进行统计,分析其强度变化规律、强度和原材料之间的关系、各配比编号及标号成本情况。由于数据的客观准确,为我们质量管理及成本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使我们随时掌控质量及成本的变化。
二部分2014年工作规划
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质量管理对总站的品牌树立、成本管理、市场开拓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提高质员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工作的积性、主动性、创新性非常重要。我们搅拌站的质量管理坚持与总站步调保持一致,督促员工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和业务素质,以服务于质量可控、降本增效。 一 质量管理方面:
1、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管理部门、总站职能部室、各项目部、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使各方信息畅通。
2、把好五关、监督三不准:把好原材料检验关、配比验证关、计量校准和混凝土搅拌时间关、上料石子级配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厂。
3、加强人员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岗位经济责任制和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岗位对混凝土质量应负的责任,做到奖罚分明。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对所有与质量相关的部门及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对各部门管理人员开展商品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商品混凝土的有关知识,并且熟练地掌握各个岗位应该掌握的技术技能和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
二 生产设备管理
混凝土中各种物料在体系中分布的均匀性对混凝土的质量也至关重要。搅拌不均匀的混凝土往往会出现强度偏低、坍落度偏小、粘聚性差、泌水量大、难泵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时甚至出现局部混凝土无强度或局部缓凝的严重质量事故,因此搅拌设备在质量控制方面也显得尤为重要。
1、砝码校验
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遇质量异常波动时应即时复验,以保证混凝土按配合比准确地计量,同时必须保持控制室、各称量控制系统的清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2、搅拌机维修保养
认真做好搅拌机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搅拌桨及其附件的完好,保证搅拌系统各项使用功能的正常。在生产中应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搅拌时间,杜一味提高产量,随意缩短混凝土搅拌时间的现象。
总之,为了把2014年的质量工作做的更有效,使质量管理工作为总站的降本增效提供更好的服务,使质量管理更好的服务于总站行业内部的品牌树立及市场占,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恪尽职守。